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市供销社2025年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会办件总体情况

来源: 时间:2025-06-18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办公室关于交办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通知》要求,我单位承办市人大提案2件(具体为:037、060号)市政协提案3件(具体为:071、073、098号)。目前均已办理完成,现将各项会办建议、提案回复报告如下:

A

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037号建议

会办工作的意见

市农业农村局:

现将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037号建议提出的《关于支持嘉鱼县做强蔬菜富民产业的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代表。

市供销社积极加强同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对接,加大嘉鱼蔬菜品牌的推介力度。一是组织嘉鱼县长江滩蔬菜专业合作社、嘉鱼县七彩果蔬专业合作社、嘉鱼县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等13家蔬菜合作社入驻湖北省城乡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通过平台的全省资源整合能力,嘉鱼蔬菜可直接对接武汉等城市消费市场和商超渠道,大幅提升了嘉鱼蔬菜品牌的曝光度。二是推进供销“大菜商”建设。咸宁供销社作为全省供销系统“供销瓜菜商”链长单位,组织指导嘉鱼县社以链式思维扎实推进“大菜商”建设工作。今年1-4月份“大菜商”汇总实物经营量累计5.8万吨,销售收入累计4316万元,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营业收入120万元。三是2024年组织嘉鱼县长江滩蔬菜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理事长张建建作为湖北省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纪念会。合作社的先进事迹和嘉鱼蔬菜在全省供销系统广泛宣传。

下一步,市供销社将通过向省社申报供销合作社系统区域公用品牌优秀案例、供销合作社企业农产品品牌建设优秀案例等途径,推进嘉鱼蔬菜品牌培育建设,积极推介嘉鱼蔬菜品牌。


咸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55月27


A

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060号建议

会办工作的意见

市农业农村局:

现将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060号建议提出的《关于咸宁市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代表。

市供销社加强农产品对外推介平台建设,搭建农产品数据化智能供应链平台。社有企业咸宁供销集团与市城发集团联合组建湖北香城供应链公司,全力搭建咸宁市蔬菜产业(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平台深度开发八大核心功能模块,涵盖农特产品全域展示窗口(农特之窗)、智慧农业服务体系、云端仓储管理系统、大宗交易平台、农旅融合生态圈、跨平台合作接口、政策中心及金融支持通道,全面贯通“生产-流通-消费”信息链。目前平台已吸引1512家供应商入驻,发布单品约829个,打通1688、大麦云仓等大型云仓智能补货系统。平台上线五个月累计成交订单2355笔,交易额突破5117.31万元。


咸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55月27


A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071

提案会办工作的意见

市商务局

现将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071号提案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咸宁农产品电商直播的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市供销社积极创新农产品流通新业态,打造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培育农产品特色品牌,开展农产品电商直播业务。

一、数字供应链,打造全域农产品智慧供销平台。社有企业咸宁供销集团与市城发集团联合组建湖北香城供应链公司,全力搭建咸宁市蔬菜产业(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目前已吸引1512家农产品电商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供应商入驻,发布单品约829个,累计成交订单2355笔,交易额突破511731万元。平台深度开发八大核心功能模块,涵盖农特产品全域展示窗口(农特之窗)、智慧农业服务体系、云端仓储管理系统、大宗交易平台、农旅融合生态圈、跨平台合作接口、政策中心及金融支持通道,全面贯通“生产-流通-消费”信息链,为特色农产品供销对接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二、品牌赋能,实施品牌强社战略。重点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品牌培育上下功夫。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数量74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华老字号1个,注册并主导运营涉农区域公用品牌1个,获得各级政府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认证7个。主要农产品品牌有咸安“咸农”富硒米、“双溪杨堡”生姜,嘉鱼“长江滩”、“家余富德”绿色蔬菜,赤壁“虾醉仙”小龙虾、“鑫毕农”大米、“东柳”西瓜,通城“珍山野香”茶油、“百丈潭茶”,崇阳“隽水源”白茶、“三普”麻花、“崇竹缘”雷竹,通山“九重松”砂梨等。赤壁市九毫村供销社和东柳村供销社立足当地优质蔬菜和瓜果,注册了“九盛”和“东柳”两个品牌,蔬菜、瓜果品质上一个档次,销售量大增。推进电子商务服务品牌。崇阳起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了“楚贩之仓”商标,与本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对本县特色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包装、销售,改变农产品销售分散,无统一品牌,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渠道不畅的状况。与众望、三普、君欢等县内知名麻花生产企业签订长期销售合同,推进“崇阳麻花”网上销售,打响了“崇阳麻花”品牌,扩大了销售。扩展品牌宣传营销途径。通城县“百丈潭茶”与抖音、摄影协会等新媒体合作,拍摄系列图片、视频,再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统一设计制作“百丈潭茶”直销门店招牌,制造氛围。拍摄《千年茶韵  百丈潭情》品牌宣传片。积极参加“绿博会”、“有机博览会”“电博会”等全国性公用品牌宣传推介会和营销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云端助农,电商直播激活产销。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自建、合作运营3个直播基地,2024年开展直播带货活动169场次,直播电商销售订单3.58万笔,农产品销售额1100万元。市供销社积极组织系统内企业和产品参加2024“我为湖北带好货”直播嘉年华暨双品网购节活动之“星选湖北 双品好货”直播电商选品大会,共推荐32款产品报名直播电商选品大会。咸安区社领办中国桂花城特产展销中心,建2个直播间销售咸宁名特优产品。赤壁市社联系湖北农政助农传媒有限公司,通过现场直播帮东柳村农户销售西兰花20万斤;牵线电商直播中心直播销售余家桥村树莓,销售官塘农户30万斤西瓜,帮助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增产增收。通山县社与县电商直播基地合作,共同打造线上平台。基地有5个直播间,专业主播团队20余人以及完整的平台技术研发团队。目前已有她他品、土巴爷、阳春园、唐老农、故乡里和阿汤嫂等30多家本地及周边县市商家签约入驻。


咸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55月27


B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次会议第073号提案

会办工作的意见

市农业农村局

现将市政协六届次会议第073号提案提出的有关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方面的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近几年,咸宁市供销社积极作为,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国家队”。

一是积极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市供销社积极搭建社有农服组织联合省社,在嘉鱼、赤壁、崇阳组建省市县三方交叉持股农资农服公司,咸安、通城、通山三县正在组建中。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全资、控股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8个,在服务我市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推动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市供销社通过中央财政支持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以点带面,推动社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聚焦粮食作物和大豆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推广耕、种、防、收等全程托管服务。并规范作业服务,服务主体按照服务合同要求提供相关服务,且均要有农机作业轨迹记录证明。同时,大力推动系统农资农服公司向“耕、种、管、收、加、储、销”粮油全产业链服务,全面做好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三是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管理。2023年始,市供销社积极组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加强项目监管,严格资金管理,确保项目有序组织实施。市供销社按照省供销社制定的财政资金支持供销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细则要求,督导各县(市、区)社因地制宜谋划项目实施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本地区项目实施方案。同时,对各县(市、区)服务情况进行摸底,走访服务主体,从主体的法人结构、企业规模、管理流程、专业设备及技术人员数量、服务标准等方面综合考量,择优选取项目服务主体。指导县(市、区)社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合同,严格按照服务合同提供相关服务,规范农机作业轨迹记录证明,并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专户,同时主动接受当地财政、农业农村(经管)部门项目监管。

下一步市供销社将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规模化和质量监督常态化等方面加强系统指导,推动服务主体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同时,继续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实施与监管工作,强化服务过程指导和服务效果评估,引导规范服务,保证服务质量。


咸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5年5月27日


A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098

提案会办工作的意见

市发改委

现将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098号提案提出的《关于优化供应链体系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市供销社积极打造咸宁市农产品供应链公共信息平台,社有企业咸宁供销集团与市城发集团联合组建湖北香城供应链公司,全力搭建咸宁市蔬菜产业(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平台深度开发八大核心功能模块,涵盖农特产品全域展示窗口(农特之窗)、智慧农业服务体系、云端仓储管理系统、大宗交易平台、农旅融合生态圈、跨平台合作接口、政策中心及金融支持通道,全面贯通“生产-流通-消费”信息链。目前平台已吸引1512家供应商入驻,发布单品约829个,打通1688、大麦云仓等大型云仓智能补货系统。平台上线五个月累计成交订单2355笔,交易额突破5117.31万元。


咸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55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