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供销社:构建智慧供应链 畅通富民路
去年以来,咸宁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咸宁嘉鱼时“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咸宁市供应链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强化市供销社作为全市蔬菜产业(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链主担当,以“大菜商”建设为引擎,创新构建“四网融合”智慧供应链体系,打通流通堵点,全力助推咸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能。
一、扛牢链主职责,筑牢产业协同根基
市供销社立足组织体系与为农服务优势,切实履行“链主”核心使命,构建高效协同的组织运营体系,夯实蔬菜发展基础。
一是创新政企联动机制。联合咸宁城发集团组建湖北香城供应链有限公司,作为供应链平台链主企业,整合供销系统资源、为农服务经验与城发集团资金基建优势,形成市场化运作强大合力,打造供应链核心运营主体,破解传统主体动能不足难题。
二是打造数字管控中枢。建设运营咸宁市蔬菜产业(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采用前沿的“一核双端”架构,集成农特之窗、农业服务、大宗交易及金融支持通道等核心功能模块,实现从生产、交易到配送的全流程数字化、信息化,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深化利益共享联结。精准对接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长江滩蔬菜专业合作社等5家规模化基地,指导其按统一标准生产管理,全面推行“以销定产、优质优价”订单农业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效机制,稳固产业链上游基础。
二、深化四网融合,锻造智慧流通引擎
以数字化赋能为驱动,推动“天网、地网、金网、商网”深度融合,构建高效韧性流通体系,为产业升级注入核心动能。
一是“数字天网”破信息壁垒。搭建智能供需匹配系统,向上对接省社“城乡e链”城乡一体化供应链平台,向下融合嘉鱼蔬菜供应链平台等区域产业平台,实现链链贯通、数据互认共享,实时双向汇聚产地生产信息与全国批发市场、商超、电商等多元化需求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生成精准市场预测与种植指导,有效规避生产盲目性,引导合作社科学决策与精准生产。
二是“智能地网”降物流损耗。依托物联网技术升级关键节点基础设施,整合系统仓储资源与第三方物流,重点建设咸宁智能云仓,配备自动化分拣线、智能温控系统,云仓分拣效率提升30%以上,生鲜损耗率从行业平均20%大幅降至8%以下,构建起覆盖城乡的高效配送网络。
三是“金网商网”活要素流通。协调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基于平台真实交易与仓储数据,为合作社、中小经销商提供订单融资、仓单质押等便捷融资渠道,缓解产供销全环节资金压力,目前累计为11家平台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167.5万元;打造自有品牌平台“香城商选”,成功对接武汉、长沙等周边城市大型商超,京东生鲜、盒马等电商平台,以及企事业单位食堂、社区团购等多类型终端,构建稳定高价值销售通路,扩大市场覆盖面。平台自去年上线以来,已吸引150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实现交易额6000多万元。
三、聚力富农兴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智慧供应链体系高效运转与链主作用充分发挥,驱动“大菜商”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咸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全链降本增效成果凸显。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数字化管理,综合流通成本降低15%以上,物流效率跨越式提升,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手中的周期大幅缩短,显著增强市场响应速度与竞争力。
二是产销规模与品牌价值跃升。嘉鱼县供销社领办富德(150 亩)、长江滩(120亩)两大现代化育苗基地,年育苗能力超亿株,带动农户4200余户。组织富德合作社供应武汉中百仓储、高校精细蔬菜超460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销售额破150万元。深化与美团优选、永辉、中百等订单合作,销售嘉鱼蔬菜2.1万吨,销售额1600余万元。成功注册“嘉鱼甘蓝”国家地理标志及“潘湾金润”、“长江滩”等绿色商标,获评“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区域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是经营主体活力迸发。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香城商选”平台直供预计年度销量实现20%以上增长,销售额新增超1000万元。供应链平台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组织小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并统一对接大市场销售,成为连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关键纽带,确保小农户深度融入产业链并共享增值收益,同时吸引更多新型经营主体和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