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供销社:建龙头、强网络、抓服务, 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近年来,通城县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省供销社集采集配体系建设工作要求,以“建龙头、强网络、抓服务”为重点,全力推进县供销社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县供销集采集配中心运营面积16亩,10个乡镇集采集配分中心、165个村级服务点全覆盖,2024年实现集采集配额9560万元,完成下行配送快递105万多单,生活物资185万多单,上行快递21万多单。
一、整合多方资源,建强县级集采集配中心
县供销社根据县委深改委《“互联网+第四方物流”通城供销集采集配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租赁通城玉达物流园场地成立了“互联网+第四方物流”通城供销集采集配中心,中心下设4个分部:中西药品、粮油副食、生活日用品、快递物流配送中心,经营面积1万平方米,同时发挥社企投资优势,组建“第四方物流公司”通城县祥发流通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与商务、邮政、交通等部门合作,牵头整合了中通、圆通、韵达等8家快递公司,按照统一运营模式,统一收费标准,统一集中配送,统一标牌标识,统一经营管理的要求,加强管理运营。
二、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健全县、乡、村流通网络
结合“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试点工作,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体系。通过与县内物流企业湖北左城右乡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合作建设了县供销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改造升级11个乡镇基层社,与商务、邮政等部门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共同改造和提档升级村级综合服务社135个,新建30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健全了农村物流体系,结合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工作,加强以流通为主导、生产为基础、金融为支撑的综合协同服务机制,全面链接1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投入100多万元,采取社属公司与全县11个共同缔造试点村对接,采取村社共建的方式 ,建立了农资服务点、生活日用品集采集配点、快递服务点、再生资源回收站等“四站点”,并在全县推广。
三、 强化服务保障,推动城乡集采集配运营发展
今年以来,以大坪乡花墩村、五里镇程凤村、马港镇踏水村等6个村供销社为试点,重点开展“5+2”惠农助农富农服务,拓宽业务范围,以农业生产、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再生资源回收、烟花爆竹等五项业务为基础,增加快递寄递生活便利服务、金融惠农信贷、保险助农等二项特色服务,实现“多点合一 、多功能合一”,节省农民生产生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以省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争取到省预算内投资项目专项资金1500万元,加快县中药材公司收购、仓储、加工一条龙项目建设,打造中药材产业供应链平台,发展中药材产业链,今年收购销售各种药材1500多吨。同时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乡村物流配送业务,县祥发流通物流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全县乡镇布局,设置了6条物流线路,配备了8辆乡镇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统一收费价格,确保城区商品1天送达,乡镇商品2天送达,农村快递收寄价格下调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