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供销社 :深化供销托管服务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2024年,崇阳县供销社结合自身实际,以供销农服企业为载体,以联农带农为抓手,构建了土地托管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现代高效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农服企业培育壮大、村集体收入增长、小农户受益的三方共赢局面。
一、推进联合发展,深化农服组织体系。崇阳县供销社深入推进农服“四位一体”模式:即“县供销社主导+村集体组织+农服公司实施+农户参与”,有效解决空心村种田难、无人种田的难题。一是联合村集体,拓展服务面积。2024年年初组织46个村委会签订农业生产托管协议46份,落实服务面积5万余亩,由46个村委会负责组织协调散户的农田统一归集由农服公司负责水稻全托管服务,统一水稻品种,统一耕、种、防、收,实现公司标准化、规模化农业机械作业,达到节本增效,使农户受益。二是联合农机手,夯实作业能力。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农服公司深入产粮区重点乡镇向农机手积极宣传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试点项目政策,在自由、自愿、公平公正的基础上,3家农服公司与符合条件的95名优质农机手签订农机作业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农机作业,目前3家农服公司深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直播机、无人机等各类农机具508台(套),总动力7680千瓦。同时在青山、石城、沙坪建立3个供销农机手联盟微信群,由于公司负责统一调配农机手,提高机械效率,有效提升组织效率,确保不误农时。三是联合政府相关单位,形成部门合力。按照《中共崇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崇农组办发[2024]1号)文件要求,崇阳县供销合作社主动与相关镇政府、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调配水稻的耕种防收等多环节作业,共同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协作化、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纵深发展。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在各乡镇召开镇村干部、农机手农服专题培训会议,培训人次达230人次。
二、推进“数字供销”,搭建农服信息平台。崇阳县供销社以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突出服务小农户、坚持市场主导、推动资源整合”为原则,通过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耕、种、防、收等环节委托给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完成,突破人、资、机械管理难,生产托管作业环节监管难的难题,实现农业生产全环节可视化、信息化。一是建设供销北斗平台。2024年初建立崇阳县供销社系统农机精准作业平台,将崇阳县供销社3家农服公司102台旋耕机已全部安装新的北斗设备终端,实现农机“北斗”全覆盖。该平台提高了农机作业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保证耕种防收等农机作业数据的真实性,并实时监控和精准掌握农机作业进度和质量。二是完善信息互享系统。与县农业农村局加强对接,成立崇阳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联合工作专班,建立了信息互通机制,落实信息共享和配合协作。
三、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公司服务领域。一是推进整村托管,实现耕种效能最大化。以自然村为单位连片整村推进托管服务,从播种、施肥、防治、收割、烘干过程托管,探索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民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联农带农,让村集体看到效益、农户找到盼头。青山镇长林、雷骆村一共1300亩水田大多碎片化,村委会反映种田难、无人种的问题,今年年初,在村“两委”统筹协调下,与村集体签订生产托管服务协议。通过规模化农机作业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机械、人力等投入,粮食作物每亩增产10%左右,为农民节支提效200元;通过开展专业化机防、飞防作业,提高喷药工效30倍以上。二是探索交叉持股模式,促进农资农服融合发展。成立省、市、县三方持股的湖北楚丰隽水农业服务公司,在全县12个乡镇设立农资直营店15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了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服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销售全方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效促进农资农服融合发展进程。三是开展农产品加工,延伸粮油产业链条。2024年,3家农服公司拓宽对小农户的“产后”服务,推进加工销售一体化进程。建设日烘干粮食210吨烘干厂2个,年加工大米1.2万吨1个,加工大米达到1万吨左右,实现大米销售300万余元。
四、规范程序标准,完善项目资金监管。一是成立验收专班,强化人员监督。验收专班由县社、乡镇、村委会等分管干部组成,对照合同面积和平时作业记录逐村开展验收工作。验收要求做到四落实、四到位,即:确定分配到各村总面积是否落实,确定农户托管面积是否落实,确定农服公司服务全过程是否落实,确定农机手服务环节是否落实;与农业部门对接协调到位,村委会组织监督到位,乡镇和县社分管干部验收审核到位,财务程序规范到位。二是依托信息平台,复核验收数据。2024年11月底,3家农服公司对照信息平台,共验收通过耕种防收全托管服务面积2.92万亩,产粮18000余吨,服务小农户5218余户,服务小农户面积19228亩,达到67%。验收完成后,县供销社经请示县委县政府同意,已将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217万元按照程序全部拨付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