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应对钾肥价格上涨 全力护航春耕生产
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供需变化影响,国内钾肥价格持续上涨。咸宁市供销社立足农业生产实际,指导各县(市、区)社精准研判、分类施策,通过提前储备、科学调控、优化服务等举措,有效缓解钾肥价格上涨对春耕生产的影响,确保农资供应稳定,助力农业稳产增效。
一、未雨绸缪,打好农资保供“主动仗”。针对钾肥价格波动趋势,部分县(市、区)社提前布局,强化储备保障。咸安区社在综合分析历年钾肥使用量及价格走势的基础上,提前预购一批钾肥,优先保障本地农户及种植大户需求,确保春耕期间钾肥供应不断档、不误农时。赤壁市社针对钾肥价格上涨传导至复合肥市场的情况(钾肥价格上涨600元/吨,复合肥跟涨300元/吨),充分发挥淡季储备机制作用,及时向市场投放平价化肥,稳定复合肥价格,减轻农户生产成本压力。同时,全市系统农资企业主动与省农资集团等大型农资生产、流通企业对接,建立购销关系,确保钾肥不脱销、不断档、不误农时。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储备钾肥280吨,销售钾肥200吨。
二、科学引导,推动施肥用肥“高效化”。在钾肥用量较少的地区,聚焦“减量增效”,结合绿色农资推广行动,大力宣传科学施肥技术。通城县全年钾肥需求量不足200吨,现有库存70吨,可满足阶段性需求。县供销社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一方面组织农资企业人员入户宣传,引导农户选用高含量复合肥,通过配方施肥提升肥料利用率;另一方面,县供销社动态监测钾肥市场供需,确保农资调运渠道畅通。同时,各县(市、区)社结合当地土壤特性与作物需求,积极推广“复合肥替代单质肥”,既降低对单一钾肥的依赖,又满足作物多元养分需求,实现节本增效。
三、因地制宜,稳住农业生产“基本盘”。市供销社在全市系统开展“农资保安全”活动,组建农资专项检查小组,深入系统农资经营网点进行全面排查,检查系统农资经营质量和保供稳价情况,切实发挥系统稳价保供主渠道作用。并组织市县级政策性储备肥15300吨及时平价投放市场,有效调节春耕化肥市场供应,稳定化肥市场价格。崇阳县根据农户传统施肥习惯和种植结构,钾肥使用量较少的特点,与当地化肥生产企业翔农公司建立联动机制,确保钾肥储备当前市场供应与农户需求基本匹配,防止脱销、囤积居奇和哄抬物价的现象。通山县近期钾肥价格逐步回调,零售端涨幅平缓,本地单质钾肥用量有限,系统经营网点钾肥目前储量大于销量,农户春耕备肥有序推进。
下一步,咸宁市供销社将持续跟踪钾肥等农资价格走势,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优化储备调配机制,加大绿色农资有机肥宣传力度,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全年粮食稳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