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供销社:品牌引领农业新征程,赋能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咸宁市供销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品牌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抓手,构建起覆盖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品牌发展体系。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培育农产品品牌50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华老字号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6个,市级及省级知名品牌40个,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三级品牌矩阵,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区域公用品牌引领产业集群发展。赤壁市供销社牵头组建的湖北农政供销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创新打造“鱼米之鲜”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四位一体”发展理念(特色产业化、产业企业化、企业品牌化、品牌市场化),整合238家农业企业会员资源,建立从基地直采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2024年,该品牌旗下50多个系列农副产品通过供应链平台、展销节会及线上直播实现销售额4000余万元,带动小农户融入大市场。通城县供销社推动湖北幕阜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幕阜三宝”“珍山野香”“幕阜山宝”3个区域公共品牌,依托幕阜山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品牌以政府为主导、龙头企业带动,通过错位经营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在贯通产运销、联结县乡村、融合一二三产业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成为山区农业品牌化发展的典范。
二是多元化品牌矩阵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在市级及以上知名品牌中,赵李桥茶厂“川”牌获中华老字号与中国驰名商标双认证,通山县九宫山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九宫山”茶、咸安区俊辉家庭农场“珍香米”等一批品牌分别斩获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等荣誉。崇阳县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隽水源”“崇阳白茶”不仅获得湖北著名商标,于2022年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嘉鱼县供销社培育的“嘉鱼甘蓝”“潘湾金润”等蔬菜品牌,通城县“百丈潭茶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崇阳县“雨山辣椒”中国地理标志等,形成了”一县一业、一品一牌”的特色发展格局,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展现了现代农业品牌创新发展路径。
三是全产业链服务支撑品牌高质量发展。咸宁市供销社系统以品牌建设为导向,构建起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湖北农政供销联合社建立供销综合集配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央厨房等基础设施,配套财务代理、农技培训、金融服务等专业支持,形成“聚资源、建平台、做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其旗下“鱼米之鲜”品牌产品涵盖菜籽油、花生油、蜂蜜等多个品类,从原料产地到加工工艺均严格把控,如非转基因原料选用、物理压榨工艺应用等,确保产品品质与品牌信誉。在市场拓展方面,供销社系统积极组织品牌农产品参加各类展销节会,推动“鱼米之鲜”等品牌走进景区,实现农旅融合营销。同时,借助自媒体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品牌包装设计融入“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地域特色元素,强化品牌辨识度与文化内涵。
咸宁市供销社系统品牌建设不仅提升了农产品溢价能力,更通过“品牌+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增收。以“鱼米之鲜”为例,联合社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为会员单位产品赋能,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通城县“幕阜三宝”等品牌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彰显了咸宁市供销社系统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探索成果。未来,咸宁市供销社将持续深化品牌战略,完善品牌管理规范,强化品牌保护与创新,推动更多农产品品牌向高端化、市场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